于是俩人一起看了会儿电视吃了点儿水果,夏杨就回家了,出门前很用力地抱了宿野一下,几乎让他双脚离地。
“好好的啊,明天见。”夏杨给了宿野一个飞吻。
“明天见。”
直到夏杨下楼的脚步声听不见了,宿野才舍得把门关严。
代价是被蚊子搅的一夜没睡好,咬了满腿包。
夏杨则是因为琢磨事儿耽误了睡觉。他觉得他喜欢宿野并不比宿野喜欢他少,但不知道在宿野看来是不是这样——在他们俩的关系里,他好像更多地是一个照顾者的角色,看上去没有那么依赖宿野。他当然也舍不得搬走,也会在回家后小猫爪儿挠心肝儿一样地想念宿野,但他没有宿野那么大的情绪起伏,所以会在刚才很自然地说出“再陪陪你”。
为啥要这么说?显出你多厉害似的,你就不需要他陪吗?
哪怕他在宿野需要他的时候适时出现,哪怕他不仅不让宿野失望、还时时带给他惊喜,他依然感到宿野的安全感并不充分。
不应该让宿野觉着只有他是黏人要人陪的那个,让他感觉我不依赖他。
可是,夏杨想,他真的依赖宿野吗?
说到底还是惦念更多。他想看见他,看见他一切都好。
或许还是因为夏杨有家庭的温暖,而宿野大部分时间就只有夏杨,小部分时间家里有宿向宇——可能还不如没有。
想到这里夏杨又更心疼宿野一些,他老以为他心疼宿野已经到顶了,但事实证明总还可以更多。
“明天陪我自习吧,就咱俩。”虽然已经是深夜,夏杨还是给宿野发了短信。
反正他睡觉手机会静音。要让他知道我这么晚了还在想他。
夏杨并不需要谁陪着自习,但想见宿野是真的,那么也就不算忽悠?能让宿野觉得自己被需要,让他高兴就是最要紧的,陪不陪的,措辞而已,不准确也无伤大雅。
信息发出之前夏杨有短暂的犹豫——宿野可能是不希望自己太过依赖夏杨、不希望两个人难舍难分的,而周一就又会见面,小小地分开一天可能是更好的,甚至是必要的。
可是依赖他又怎么了?这孩子好不容易有个可以依赖的人。
我又不会伤他的心,就让他依赖一辈子呗。我也要一辈子赖着他。
凌晨四点多,宿野被咬得实在没法继续睡,拿起手机看了一眼,所有的烦躁立刻就被抚平了。
夏杨。我对象。我的。
就有这么好。
很简单的一条信息,不过几个字,但宿野把夏杨的用心都读懂了——“陪我自习”,他就是看上去虎超超的,实际上细心又贴心。
宿野把手机握在手里放在胸口,同时大力挠着腿上的包,感受到了身心的双重愉悦。
俩人都起床之后很快约定了碰面的时间地点,只有一个小问题需要解决:怎么跟池照寒和宋哲宁说。是把他俩单独自习的事情合理化,还是干脆瞒着,各自找借口说今天不参与导弹自习小组的活动。相比之下还是后者要容易一些,于是跟池照寒他俩说了一声,就跑去省图,避开市图和桂林路那一片儿。
宋哲宁并没多问,夏杨他们不来,就他跟池照寒俩人出去,一整天,他求之不得。虽然缺少了兄弟们的掩护,他不免紧张,但跟池照寒也做朋友这么久了,他能把握好分寸,稳得住状态——意思就是,一切和平常一样,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。哪怕有很多次,他真的是出于关心,而不是表现自己、提升好感的欲望,想要为池照寒做一些事情,比如在感觉空调很凉的时候想给她披件衣服,在她困得哈欠一个接着一个的时候想送她回家休息,在吃饭的时候想多给她夹一些青菜……但稳妥起见,他只敢语言提醒、询问,而不敢直接动手操作。池照寒的回应也往往是“没事儿”“不用”,没给他留什么行动的空间。
但是不管怎么样,能跟池姐单独出去自习,四舍五入就算是约会了,他虽然没有惊艳的表现,但也没出什么错,这就很值得开心了。
另一边,真正在图书馆约会的两个人也没有很专注于学习,写一会儿题就自觉不自觉地抬头看一眼对面,一旦对上眼神儿,就会甜蜜一笑,夏杨还时不时要来点儿别的花样,隔空亲一下啦,唇语说个“宝贝儿”“爱你”啦,搞得宿野脸红。宿野做不来这些,只会在看见夏杨的时候嘴角上扬,眉眼弯弯。
哪还用得着说“宝贝儿”说“爱你”呢?